苗圩展望“十三五”:力促制造业由大变强 加快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
实施网络强国战略,拓展网络经济空间
问: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,拓展网络经济空间,并且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。我国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具备哪些优势,又面临哪些挑战?
答:经过20多年的努力,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大国,互联网产业具备了厚积薄发、登高望远的条件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。二是建成涵盖网络设施建设运营、互联网软硬件研发制造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。三是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。
同时,我国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和挑战。对技术和产业而言,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薄弱,核心技术掌握能力不足,良好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。对信息基础设施而言,宽带基础设施能力和普及程度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不小差距,面向未来网络的前瞻性布局有待加快进度。对互联网应用而言,相对于消费互联网,产业互联网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。对管理和安全而言,互联网带来的新理念、新产品、新业态对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出了更紧迫、更系统、更全面的要求。
问: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?
答:“十三五”时期要瞄准网络强国、制造强国目标,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,强化产业基础支撑能力,提高信息资源开放水平,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,着力抢占全球信息经济制高点,打造创新引领、开放共享、绿色协调、确保安全的现代互联网发展生态。
一是坚持创新引领。统筹推进网络建设、应用服务、产业支撑和技术研发等产业链各环节创新,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互联网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。
二是坚持开放共享。以合作、共享的态度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同国际接轨,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规模和应用优势,面向全球完善互联网服务生态体系。同时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通过推进提速降费、开展普遍服务、促进分享经济、实施信息扶贫等,让网络红利带来的机遇和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。
三是坚持绿色协调。既要推动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在数据中心、通信设施等重点领域的应用,构建清洁、高效、低碳的互联网产业体系;又要深化互联网技术在制造、农业、能源等行业的应用,促进资源节约、高效利用。
四是坚持确保安全。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,把技术支撑和管理制度相结合作为保障安全的有效途径,加快完善法制和制度环境,为包括互联网产业在内的信息化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问: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有哪些?
答:深入落实网络强国战略部署,根据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的安排,未来五年,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推进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。
一是加快构建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。继续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,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,大幅提升网络速率,持续降低资费水平。同时,面向“互联网+”,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、能源互联网、车联网等新型网络体系,有序推进网络、数据中心等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部署与升级演进。
二是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。推动实施信息产业行动计划,重点发展三个领域的关键技术:首先是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共性技术,其次是引领“互联网+”的重大变革性技术,第三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前沿通用技术。
三是深入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。重点是抓好一个结合、发展共享平台、打造“双创”生态。抓好一个结合,就是大力推进“中国制造+互联网”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。发展共享平台,就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,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。打造“双创”生态,以互联网推动创业创新要素平台化、集聚化和生态化,培育低门槛、广覆盖、有活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系统。
四是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。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,突出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企业安全防控、数据资源和用户信息安全防护、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能力建设、重要信息系统安全。
五是完善促进互联网发展的协同推进体系。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,加快电信法、电子商务法、网络安全法等立法。切实加强互联网行业管理,在夯实互联网基础管理的基础上,更加注重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新型监管方式,形成反应迅速、顺畅有力、协同配合的管理体系。